5月8日,南宁综合保税区迎来了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的盛大揭牌仪式。此次活动得到了柬埔寨王国参议院主席洪森亲王顾问、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杰克勋爵、柬埔寨王国驻南宁总领事唐肃安先生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市长侯刚,共同见证揭牌。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标志着各方积极响应中柬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广西与柬埔寨签署的《积极推动共同建设中国—柬埔寨产业园谅解备忘录》的具体实践。也是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深度参与区域产业链建设的典范成果。
在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与各方的积极努力协调推动下,该基地由柬埔寨亚洲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泰国京泰控股集团共同合资建设,其中厂房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包括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5500平方米的成品仓库。此外,基地还配备了年产量为2.4万吨的天然橡胶干搅生产线,以及橡胶加工研发中心和仓储中心,预计至2025年,该基地将纳入规上工业企业统计;2026年预计,其年度工业产值有望突破10.8亿元,年纳税额不低于5400万元。
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项目从开始筹划到正式揭牌仅用时79天,创造了跨境产业合作的新速度。这也充分展示了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与南宁市政府对东盟企业投资的坚定支持与决心,该项目能够在南宁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运营,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其在中柬经贸合作中的桥梁作用,高效整合两国资源,在生产技术上,泰国国家橡胶管理局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将常驻基地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现场管理,结合广西自贸试验区的优惠政策,重点研发高附加值的橡胶制品,项目还构建了完整的跨境产业链,以南宁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将直接服务于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一模式将有效提升区域橡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依托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的资源优势,为未来建设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实体产业基础。
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离不开各方的积极推动,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领域的资深践行者,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致力于破解中小企业跨境合作的瓶颈,委员会执行主席陈杰克勋爵自项目筹备之初,便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深厚的行业积累以及对东盟与中国合作前景的坚定信念,全力投入到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的推动工作中。他不仅多次往返于中国与柬埔寨之间,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合作洽谈,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在陈杰克勋爵的积极推动下,项目不仅克服了种种挑战,还成功吸引了多方投资与合作,为项目的成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基地揭牌既是委员会跨境资源整合能力的生动体现,也是委员会与南宁市政府政企协同、合力攻坚的典范成果,更是中柬两国经贸合作深化发展迈向新阶段的重要体现。该基地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将致力于打造集橡胶种植、加工、贸易及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依托自贸试验区开放优势和自身原料优势,加快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橡胶加工中心、大宗贸易中心,打造面向东盟的橡胶产业链枢纽,旨在提升两国橡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展望未来,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拥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首先,得益于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深入发展,项目将享受更加便利的贸易条件与更低的市场准入门槛,有助于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其次,广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势必会为基地提供巨大的国际合作机遇与交流平台。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重视,橡胶产业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而中柬(南宁)橡胶生产基地必然也会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致力于成为绿色、高效、环保的现代化橡胶产业基地。
基地的成功揭牌,充分体现了东盟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在跨境产业合作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也是委员会积极推动下中柬经贸合作结出的又一硕果。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南宁作为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重要节点的战略地位,更将有效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也为中国—东盟大宗商品贸易体系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区域供应链体系。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与不断拓展,相信它将为中柬两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开启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